结束高中生活的同学们,
一提到大学,大家会想到什么?
也许大家会说:
到了大学我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期待一场美好的校园恋爱;
我想参加社团,培养兴趣爱好;
......
进入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大家对大学生活都有着美好的憧憬,但大一年级不是高中三年的简单延续。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小编在这里列举了一些,希望帮助大家在入学后尽快适应新环境,找到前进方向。
大学生活“忙”“茫”“茫”
每天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
正式上课后感觉自己被课业、社团、学生组织、课余活动的安排填满,加之离家独自过宿舍生活和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我们感到应接不暇,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不知道方向在哪,感到迷茫
上大学以前,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明确,更多的是他律。上大学后我们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可以有很多方向,所以在进入大学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参加学生组织、做班级干部还是去学习,甚至不知道每天忙碌为了什么。
评价标准增加,感到茫然
上大学以前的评价标准是以学习成绩为主,但是在大学,学分绩点、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都很重要。评价标准的增加,可能会让我们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评价,有时我们会想把所有方面都做好,但是这种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也会让我们感到茫然。
三“mang”原因
01正常的心理适应过程
心理适应是指各种个性特征相互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刚进入大学会接触很多新鲜事物,面临很多从未有过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经验,难免会觉得没有方向,这就是心理适应的过程。
02对控制感的需要
当旧的习惯被打破,新的习惯还未养成的时候,我们心中可能会觉得缺少控制感,所以会有一个习惯养成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可能在做事情时很容易被干扰,无法集中精力,比如在参加社团活动时,心里想着今天的课程作业还没有写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体会不到快乐。在这个状态下,就会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忙,却什么都没有做好。
03建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对立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中青春期(12-18岁)所要面临的主要矛盾。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关于自己是谁,要朝哪个方向发展的认识,是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个自我整合。在这个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个体面临着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和选择。因此,在这个时期感到忙碌、迷茫、茫然都是非常正常的。
心理适应指南
01给自己一点时间
心理适应是一个需要时间去积累的过程,开学前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给自己一个适度的预期,不要求自己马上调整到最优状态。相信自身的适应能力,如果对开学的适应问题比较担心,可以从自己以往经历中找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一些可用策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比自己想象的厉害很多!
02调整情绪,乐观开放
有的时候我们不愿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很难,是因为在想到要做这件事情时产生了一些消极情绪。比如要去上课,但是外面天气很热,一想到还要出门,我们就很烦躁,这个情绪就成为了我们出门去上课的阻碍,所以是情绪在阻止我们做一些事情。
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接纳情绪,和不良情绪“待一会”,不去压制它、评价它,允许它的存在。当情绪被接纳时,或许没多久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其次,我们也要采取合理的方式疏解情绪,合理表达和发泄,例如找同学朋友倾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运动等。
03行动起来找方法
只有当我们行动起来去理清生活中需要做的事情,积极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我们的状态才会慢慢转变。很多事情做着做着我们就会感觉经验越来越丰富,新的习惯逐渐养成,之前的难以适应也会变得习以为常。
新的开始,新的启程,祝愿大家在大学校园里不负日月,不负光阴,不负自己,不负青春!